医用辅料是什么?它的分类及发展史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
2023-11-25
1.什么是医用辅料?
医用辅料是指用于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伤的医用材料。表皮创伤、脓肿、溃烂等损伤会引起细菌感染、水分和蛋白质过度丢失、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紊乱等一系列问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表皮损伤后,通常需要用医用辅料代替表皮保护伤口,防止伤口感染和严重脱水,提供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促进伤口愈合。
2.医用辅料的分类
2005年英国皇家压疮护理指南将辅料分为五类:接触辅料、主动辅料、被动辅料、交互辅料和抗菌辅料。
接触性辅料主要包括天然纱布和合成纤维辅料。
活性辅料主要包括:(1)含活性成分的辅料,如含生长因子、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的辅料;(2)表皮移植,如人或动物表皮;(3)组织工程物品,如角质细胞膜和真皮替代物。
被动包扎,可以创造局部有利于愈合的环境,但不会改变局部的生理状态,也不会产生相互作用。这种辅料通常用于控制渗出、防止污染或控制气味。这种辅料包括薄膜、海绵和水凝胶。
通过与伤口渗出物接触来改变伤口生理状态的交互式辅料,通常在伤口表面形成凝胶状覆盖物以促进愈合。这种辅料包括水凝胶、藻酸盐和亲水性纤维辅料。抗菌辅料,这类辅料含有一些抗菌成分,具有一定的局部抗菌作用。
3.医用辅料变化史
中国的医用辅料产业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开始阶段始于80年代中期,产业供应的物品比较单一,以原纱布为主;
接着是上世纪90年代,企业开始大量采购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然后将物品运往欧洲、北美等地区进行包装。这一阶段原料供应和企业多元化,产业逐渐繁荣壮大;
第三阶段始于21世纪初,工业进步到深加工和包装生产。在这个阶段,产业享受到了中国的市场红利和人口红利,很多企业开始转型升级,从做初级原材料到一体化设计物品、设备、工厂,物品更加精细化,成本几乎控制到“极致”,将产业进展推向高潮,成就了一批医用辅料龙头企业。
第四阶段是现阶段,原有人口和市场红利越来越小,产业发展面临订单压力、原材料价格、企业资金、人力成本、环保责任、风险控制等六个方面的压力。产业开始从附加值低的传统医用辅料慢慢变化到附加值高的新型医用辅料。